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

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朗读

宗臣事有征,庙算在休兵。

天与三台座,人当万里城。

朔南方偃革,河右暂扬旌。

宠锡从仙禁,光华出汉京。

山川勤远略,原隰轸皇情。

为奏薰琴唱,仍题宝剑名。

闻风六郡伏,计日五戎平。

山甫归应疾,留侯功复成。

歌钟旋可望,衽席岂难行。

四牡何时入,吾君忆履声。

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创作背景

  公元722年(开元十年)旧历四月,大唐燕国公张说作为首任朔方节度使巡边。唐玄宗以诗送行,众大臣奉和应制,张九龄此诗就是其中的一首。

  此诗可分为两大部分。前一部分主要写张说巡边的历史背景,“朔南方偃革,河右暂扬旌”说明朝廷是因为边境发生战事派遣燕国公巡边。同时,“宠锡从仙禁,光华出汉京”,写出了出京时张说的光彩。其实,张说出任朔方节度使,说白了就是贬官,作者把贬官写得如此荣耀,一则因为应制诗不能显出不满之意,二来这样写也是对友人的一种宽慰。后一部分主要赞扬张说的政治才能以及对他建功立业的期望。“闻风六郡伏,计日五戎平”,形象地说明了张说的治边才能。“山甫归应疾,留侯功复成”,以仲山甫与张良来比喻张说,仲山甫与张良都是古代杰出的辅弼大臣,这充分表明了作者对张说的钦佩。而结联“四牡何时入,吾君忆履声”说“吾君”也盼望张说早日凯旋,对张说是一种莫大的激励。

  此诗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,就是张九龄对唐玄宗兴战之心的暗中讽谏。当时唐玄宗送行诗中有“三军临朔野,驷马即戎行”、“戈剑靖要荒”等诗句,表明要耀武扬威,战服边疆,与张九龄同时的其他大臣奉和圣制诗,大多顺玄宗意,对朝廷兴战歌功颂德。而张九龄此诗开篇高擎“宗臣事有征,庙算在休兵”,指出朝廷开战的目的不是战争本身而是制止战争。针对唐玄宗尚战,张九龄为防微杜渐,希望能以讽谏感悟帝王兴战之心。这在“开元盛世”的背景下,实为难得。

张九龄

张九龄(678-740) : 唐开元尚书丞相,诗人。字子寿,一名博物,汉族,韶州曲江(今广东韶关市)人。长安年间进士。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后罢相,为荆州长史。诗风清淡。有《曲江集》。他是一位有胆识、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、名相。他忠耿尽职,秉公守则,直言敢谏,选贤任能,不徇私枉法,不趋炎附势,敢与恶势力作斗争,为“开元之治”作出了积极贡献。他的五言古诗,以素练质朴的语言,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,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,贡献尤大。誉为“岭南第一人”。 ...

张九龄朗读
()

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介绍

平台上每月还有大量诗词、诗人古诗更新。是超多古诗的聚集地!
平可以在这里轻松的浏览各类古诗、诗人古诗等资源,都是免费的哦。

9TXT特色

1.免费提供目前最火的资源,诗词章节可以直接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,整个诗人也支持。
2.收藏9TXT.CC,追新快数万国内古诗、倒计时,涵盖各种题材(古诗、诗人、名句等),资源内容每日更新,紧跟网络进度,实时更新提醒,让你追逐等待;
3.个性分类,智能搜索分类涵盖题材、选择、作者,个性化推荐满足粉丝挑剔口味;独特的智能搜索引擎,海量关键词搜索指南,不再让优秀文学轻易从指尖错过!
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常见问题:
1、打开9TXT页面,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就可以直接观看
2、在诗词的详情页面中可以阅读、分享,对于诗词在线观看哟。

猜你喜欢

仁人之安宅,在心本全德。

要常处於中,不可违终食。

()

铙歌酾酒客盈庭,画戟朱旗战血腥。入海几时归夏正,媚人何苦陷张经。

屡呈贺表冤宜白,不信私书汗尚青。龟鹿无灵来大鸟,狱门当作夕阳亭。

()
释智圆

仙去遗踪在,泠泠翠岳边。

泠光涵碧甃,暗脉洩寒泉。

()
王九思

世泰容吾拙,官闲似隐居。苦吟迟得句,倦读卧看书。

山色凭阑外,花香退食余。老亲身更健,千里寄双鱼。

()
金幼孜

玉堂清切地,潇洒出氛埃。雨点疏疏过,天香冉冉来。

隔花莺历乱,近水燕飞回。朝退有馀暇,新诗取次裁。

()

北固多陈迹,东山复盛游。铙声发大道,草色引行驺。
此地何时有,长江自古流。频随公府步,南客寄徐州。
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