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桑子·九日

采桑子·九日朗读

深秋绝塞谁相忆,木叶萧萧。乡路迢迢。六曲屏山和梦遥。佳时倍惜风光别,不为登高。只觉魂销。南雁归时更寂寥。

译文

深秋时分,在这遥远的边塞,有谁能记得我?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。返乡之路千里迢迢。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。重阳佳节,故园风光正好,离愁倍增。不愿登高远望。只觉心中悲伤不已。当鸿雁南归之际,将更加冷落凄凉。

注释

九日。即农历九月九日,是为重阳节。逢此日,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,插茱萸,与亲人团聚。

绝塞:极遥远之边塞。

木叶:木叶即为树叶,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。

萧:风声;草木摇落声。

迢迢(tiáo):形容遥远。

六曲句:六曲屏山,曲折之屏风。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,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,故称“屏山”。此处代指家园。这句是说,故乡那么遥远,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。

登高:重阳有登高之俗。

魂销:极度悲伤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秉戍.纳兰词笺注 :北京出版社 ,2005-5-1 :294 .

2、徐燕婷、朱慧国 .纳兰词评注 :上海三联书店 ,2014-1 :385 .

采桑子·九日创作背景

  康熙二十一年(1682)壬戌,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。八月,与郎谈出使梭龙。这一年十二月返京,《采桑子·九日》此行中约作。纳兰写此词时,正使至塞外,自然佳节思亲,倍感形单影只、孤独寂寞,遂填此以寄乡情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张秉戍  .纳兰词笺注 :北京出版社 ,2005-5-1 :294 .

 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,这阙《采桑子》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,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。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,十分利落。上阙写秋光秋色,落笔壮阔,“六曲屏山和梦遥”点出边塞山势回环,路途漫长难行,遥应了“绝塞”一词,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,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,意境深广。下阙更翻王维诗意,道出了不为登高。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,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,似有若无,如此恰到好处。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,余意不尽。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,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。愁情沁体,心思深处,魂不堪重负,久久不消散。

  “不为登高。只觉魂销“一句,词中有诗的意境。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,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。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木凋“是杜牧诗中意境;“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“是王维诗中景象。而今,这一切尽归容若。容若此词,看似平淡,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。

纳兰性德

纳兰性德(1655-1685),满洲人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。其诗词“纳兰词”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,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。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,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。虽侍从帝王,却向往经历平淡。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,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,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。流传至今的《木兰花令·拟古决绝词》——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?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富于意境,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。 ...

纳兰性德朗读
()

采桑子·九日介绍

平台上每月还有大量诗词、诗人古诗更新。是超多古诗的聚集地!
平可以在这里轻松的浏览各类古诗、诗人古诗等资源,都是免费的哦。

9TXT特色

1.免费提供目前最火的资源,诗词章节可以直接采桑子·九日,整个诗人也支持。
2.收藏9TXT.CC,追新快数万国内古诗、倒计时,涵盖各种题材(古诗、诗人、名句等),资源内容每日更新,紧跟网络进度,实时更新提醒,让你追逐等待;
3.个性分类,智能搜索分类涵盖题材、选择、作者,个性化推荐满足粉丝挑剔口味;独特的智能搜索引擎,海量关键词搜索指南,不再让优秀文学轻易从指尖错过!
采桑子·九日常见问题:
1、打开9TXT页面,采桑子·九日就可以直接观看
2、在诗词的详情页面中可以阅读、分享,对于诗词在线观看哟。

猜你喜欢

鲤鱼风起江涛恶,昨夜郎船何处泊。武昌遥望天上头,客梦况隔巴江秋。

杜鹃不解催归去,处处征帆送津树。日落黄陵古庙烟,秋风那顾客衣穿。

()
欧大任

虬髯猿臂气如虎,都人共识陈忠甫。吾乡曾表孝廉家,奕世不绝衣冠谱。

少年握管善草书,近日工诗能乐府。胡骑天山敕勒歌,公孙剑器浑脱舞。

()

若不坐禅销妄想,即须行醉放狂歌。
不然秋月春风夜,争那闲思往事何。

()

纤云弄巧,玉钩低挂,又值双星良会。鹊回露冷夜何其,述不尽、离愁无寐。

人间别后,梦沉书远,隔断万重烟水。遥怜客馆对孤尊,也定忆、秋来憔悴。

()

旧识回文谱,新谐远调讴。望归朝对镜,合饮夜藏钩。

融蜡粘花蒂,烧檀暖麝油。双眉谁与画,张敞自风流。

()

当户海榴树,纷纷落绛英。竹林新笋出,石砌绿苔生。

小屋知心静,繁花觉眼明。少陵今远矣,谁与论诗情。

()